武汉婚庆网武汉婚庆网

有意思的博客网站
ZBLOG也可以很好玩

zblogPHP\( ^▽^ )/

28年刘伯坚怀孕的妻子被轰下病床他宁愿卖血也不挪用党的

  在我党的队伍中,刘伯坚就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1926年初,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中,冯玉祥遭到了奉军和直军的联合进攻,最终解除职务。接下来,冯玉祥接受李大钊等人的建议,前往苏联考察学习,他在5月前后抵达了莫斯科。

  当时刘伯坚正好待在莫斯科,国际和中央都想把冯玉祥这位爱国将领,吸收到我党的队伍中来,因此,党中央要求刘伯坚做好冯玉祥的接待工作。

  冯玉祥原本就对苏联军队的工作十分感兴趣,一直打算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在刘伯坚的帮助下,冯玉祥很容易就实现了自己向苏军学习的愿望。随着二人交往渐深,刘伯坚给冯玉祥留下了一个很不错的印象。

  就在冯玉祥准备回国的时候,他向刘伯坚正式发出邀请,他邀请刘伯坚跟着自己一起回国,然后担任国军的部副部长。

  刘伯坚接受了这个邀请,回到祖国的怀抱,正式进入冯玉祥的这支国军,随后,刘伯坚和当时部队里的许多上层人物,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

  除此之外,刘伯坚还经常用科学的思想教育部队里的战士们,他默默改造这支从北洋政府直系军阀队伍中出来的部队。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我党交代给刘伯坚的任务,中央很想争取到冯玉祥这位著名将领,刘伯坚想到,如果自己提前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到时候冯玉祥要是有投靠我党的意思,底下战士们也会支持冯玉祥,这样他们就能一起加入红军队伍,这件事情的影响力一定会很大,这对我党的事业非常有好处。

  就在刘伯坚忙着改造冯玉祥的国军的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爱情。正是在这场爱情中,刘伯坚遇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尴尬状况。

  王叔振既是从西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西安城内非常有名的才女,机缘巧合之下,刘伯坚和王叔振认识了,一来二去,他们两个人对彼此的了解逐渐加深,很快就产生了超越一般同志的深厚的情谊。

  在当时,刘伯坚和王叔振的这段爱情,得到了周围很多人的羡慕和支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二人的爱情都被传为佳线月前后,担任西北军副总司令的邓宝珊和他的夫人,亲自为刘伯坚和王叔振二人操办婚事,那场婚礼举办得非常气派,轰动了大半个西安城。

  在这场婚礼上,冯玉祥将军亲自登台向两位新人表示祝贺,西安城内其他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也都参加了这场婚礼。婚礼结束后,王叔振正式担任了西北军部的秘书职务,接下来,在刘伯坚的介绍下,王叔振光荣地加入中国党。

  不久后,冯玉祥背叛了党,和蒋介石走到一起。在当时,刘伯坚在西北军队伍中的声望已经非常高了,虽然有蒋介石在后边撑腰,但冯玉祥还是不敢杀掉刘伯坚。

  深思熟虑后,冯玉祥送给刘伯坚400块大洋,然后让自己的秘书护送刘伯坚离开西北军,一直把刘伯坚送到了武汉。

  不久之后,刘伯坚夫妇在汉口见到了周恩来,三人见面后,周恩来热烈赞扬了刘伯坚在西北军队伍中的出色表现,关于刘伯坚保护了200多位我党同志的英雄事迹,更是被周恩来反复提起。随后,刘伯坚正式担任了湖北省委组织部部长。

  八七会议后,遵照党组织的委派命令,刘伯坚来到上海,当时的上海正被反的血雨腥风深深地笼罩着。

  身处上海的刘伯坚工作得非常努力,他多次通过自己和上层人物邓宝珊、于右任等人的特殊关系,成功营救出了被派逮捕的大量党员。

  为了躲过派的重重哨卡,平安抵达上海,刘伯坚夫妇打扮成商人的模样,刘伯坚戴着礼帽和眼镜,围着一条薄薄的白围巾,看上去很像一个生意人。王叔振当时已经怀有身孕,对于一个孕妇,有谁会怀疑她是党员呢?就这样,他们平安来到上海。

  二人还随身带着一个箱子,他们把箱子里的东西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珍贵,里边装的是我党的一些活动经费。

  一路上挨饿受冻,吃尽了各种苦头,但是刘伯坚和王叔振从来没有动过打开箱子的念头。党的活动经费是公家的,公私分明是一名优秀的党员的基本素质,他们很懂得这个道理。

  刘伯坚默默承受着各种困难,努力为怀了孕的妻子创造出稍微好一点的条件。刘伯坚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能保护妻子,什么样的苦头他都能吃,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妻子王叔振的肚子有了动静,他们的孩子快要出生了。

  1928年初,王叔振的肚皮已经鼓得圆圆的,看上去很明显,孩子随时都有可能出生。刘伯坚费了很大的力气,到处找人帮忙,才把王叔振送到住处附近的医院。

  看到妻子终于躺在病床上,刘伯坚的心才稍微平静下来,他站在医院的走廊里大口喘着气,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一颗一颗滚下来。突然,一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跑过来,朝刘伯坚喊道:“孕妇现在躺在病床上,你呆呆地站在这里做什么,赶快去交押金啊!”

  刘伯坚像是没听到对方的声音似的,待在原地没有动,这位工作人员继续说道:“喂,同志,你不能在这里站着了,赶快去交押金!”刘伯坚终于反应过来,他说道:“同志,我刚刚看到她快要生了,就只想着往医院送,太匆忙了,没带钱,你们能先做手术吗?之后我一定把押金和别的费用都补上!”

  一听到刘伯坚没钱交押金,工作人员的脸色马上就变了。就这样,挺着大肚子的王叔振,被医院的工作人员轰了出来。

  这一刻,真的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眼看着肚皮圆鼓鼓的妻子躺在地上,孩子随时都有可能出生,刘伯坚想到了箱子里党的活动经费,他想到:现在是救人的关键时刻,属于特殊情况,先借党的活动经费用一下,日后一定还上。就在刘伯坚打开箱子取钱的时候,他开始狠狠地骂自己,他自言自语道:

  “那是党的活动经费,是,个人是无权挪用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赶来上海的一路上遭了那么多罪,箱子都从来没有打开过,现在就熬不住了?到底是党的事业重要,还是你即将出生的孩子重要?”

  刘伯坚到了绝境,他看到妻子痛苦的表情,看到妻子额头渗出来的细密的汗珠,听着妻子发出的惨叫声,刘伯坚心如刀割。

  怀孕的妻子被轰下病床后,刘伯坚是如何选择的呢?到底是党的事业重要,还是即将出生的孩子重要?他最终有没有回答出这个问题呢,在刘伯坚身上还发生过哪些感人的故事?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提到1931年12月爆发的那场宁都起义,人们常常提起董振堂、赵博生和季振同这几个人的名字,因为他们是这场起义的直接领导者。关于这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的宁都起义,人们常常会忘记一个人的功劳,他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刘伯坚。

  1929年,在中原大战中,“反蒋联军”遭遇惨败,冯玉祥下野。随后,孙连仲带着冯玉祥西北军的3万多名战士投靠了蒋介石,不久后,蒋介石把这3万多人改编成了第26路军,由孙连仲担任总指挥。

  这些战士刚刚在中原大战中惨败,受够了战争带来的各种苦楚,投靠蒋介石后,战士们很想休息一下,就在这个时候,新的战斗任务派过来了。1931年初,刚刚完成改编的第26路军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蒋介石派到江西“围剿”红军了。

  蒋介石这个人非常阴险,他虽然改编了第26路军,却不肯给第26路军一个公正的待遇,因此,第26路军一直被蒋介石手下的其他部队歧视,大家把第26路军视为杂牌军,非常瞧不起这3万多人。

  关于第26路军“围剿”红军这件事情,这本身就是蒋介石策划出来的“一举两得”的诡计。蒋介石想的是,既然这3万多人能这么轻而易举地投靠自己,之后的战局如果再发生什么转变的话,这些人就又会轻易投靠别人去了。

  蒋介石认为这样的一支队伍非常不可信,既然不可信,现在就派他们去“围剿”红军,不管他们打败红军,还是被红军打败,这对蒋介石来说都是好事情。

  “围剿”红军的3万名战士南下的时候,其中一些人就已经识破了蒋介石的诡计,他们对此非常不满。这支队伍中鼎鼎有名的董振堂,他甚至通过截断南下的铁轨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人们常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时的第26路军中也是这样,既有对“围剿”红军这件事坚决反对的董振堂,也有急着带领部队朝苏区推进,想要在“围剿”红军的行动中立功的高树勋。

  高树勋太自信了,他在不了解红军的作战习惯的情况下,就贸然进攻苏区,结果,红军战士们灵活多变的战术不仅让高树勋开了眼界,还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在双方的第一次交战中,高树勋这边死伤惨重,战士们被红军部队打得屁滚尿流,非常狼狈。

  在“围剿”红军的行动中,第26路军表现得非常消极,这让蒋介石非常不满。蒋介石想的是:既然你们不愿意打红军,好,那我就直接把你们灭掉。

  就这样,派的第三次“围剿”以失败告终后,蒋介石故意给第26路军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蒋介石说道:“我现在派你们第26路军去驻守宁都,接下来你们必须继续和红军部队作战,不把红军灭掉,你们就不能离开宁都。”

  第26路军接到这条命令没多久,蒋介石就派朱绍良率领着部队驻扎在了广昌一带,彻底阻断了第26路军往北撤退的道路。

  然后,第26路军就被夹在宁都城了,这支“杂牌军”的处境非常糟糕,他们既不敢往后撤退,因为朱绍良的重兵也不是吃素的,也不敢真的和红军作战,他们已经被红军打怕了。

  这支部队中的大多数战士都来自北方,他们对南方潮湿的气候十分不适应,驻扎在宁都的时间越来越久,战士们中间就开始传播瘟疫。每一天都得病死几个人,糟糕一点的话,就会有十几个战士被瘟疫夺去生病。

  宁都郊外到处都埋着战士们的尸体,场面非常悲惨,有时候为了不让瘟疫传播,有些还没有完全断气的战士也会被直接埋掉。

  在这样的处境下,战士们一个个又沮丧又可怜,大家连自己能不能活到第二天都不知道,谁还有心思去和红军作战呢?

  更让战士们恼火的是,担任这支部队总指挥的孙连仲,一点都不关心战士们的死活。孙连仲贪污了很多医疗费,给战士们治病的钱不够,他就买假药,在假药的摧残下,战士们死得比原来更多了。

  战士们把孙连仲的这一系列恶劣行为都看在眼里,只是敢怒不敢言,时间久了,大家都开始在私底下称呼孙连仲为“孙肉头”。由于瘟疫的传播,队伍里的许多战士都被折磨得瘦了好几圈,只有孙连仲把自己养得膘肥体壮,简直就像《西游记》里的猪八戒一样。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罪恶的日本侵略者开始疯狂践踏东北三省,面对日寇的侵略,身处宁都的第26路军战士们坐不住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我们要回北方去,我们不打红军,我们要打日本人!”

  就在董振堂率领着一部分战士,准备往北边去的时候,朱绍良的部队就站出来阻拦他们。双方开始了一场恶战,第26路军不是朱绍良部队的对手,最终返回宁都。

  日本侵略者都打到家门口了,蒋介石还在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不团结力量一起抗日也就算了,还要关起门来自己人打自己人,这样的事情太没有道理了。就在战士们对蒋介石怀恨在心的时候,潜藏在第26路军内部的党员开始行动了。

  与此同时,赵博生、董振堂等将领也在为这支部队谋求出路,要是再不给大家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这支部队就要被瘟疫彻底灭掉了。

  早在北伐战争期间,赵博生、董振堂等人就见过刘伯坚,谋求出路的时候,这两个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寻找刘伯坚,带着部队举行武装起义,然后投靠红军。在党员的不懈努力下,这两个人终于和刘伯坚联系上了。

  随后,刘伯坚一直担任这次起义的幕后组织者,大家在秘密地研究起义的相关事宜,开展着一系列准备工作。

  遵照党中央的命令,刘伯坚和王稼祥、左权等人一起带着电台来到宁都附近地区,接下来,他们以中革军委的名义和第26路军取得联系,负责指挥这次起义。

  12月14日傍晚,宁都城内的一声枪响划破寂静的夜空。很快,赵博生、董振堂等将领解决掉个别反对起义的军官,做通了一部分犹豫不决的战士的思想工作。最后,他们率领着第26路军的17000多名战士投靠了红军部队。

  战士们一边朝着苏区去,一边伸手摘下自己戴着的帽徽,一路上,的被扔得到处都是,好多都被踩进了泥坑。战士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大家齐声说道:“我们要追随党,我们要当红军!”随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刘伯坚担任这支部队的部主任。

  朋友们还记得吗?当年刘伯坚身处莫斯科的时候,冯玉祥邀请他担任的就是国军的部副部长,进入部队后,为了帮我党争取到这支部队,刘伯坚一直很努力地做战士们的思想工作。

  时间过去这么久,中国大地上的形势发生了多次变化,就在这支部队正式加入我党的队伍的时候,刘伯坚又来给这些战士当部主任了,这的确是件很巧的事情。

  1935年3月初,刘伯坚在指挥红军战士们突围的时候,一条腿被敌人射中,受了伤之后,刘伯坚非常镇定,他跪在地上,举起枪继续朝敌人射击。打光后,刘伯坚被敌人俘虏了。

  随后,刘伯坚被关进大余监狱。身处监狱的这段时间里,派想尽各种办法来劝降刘伯坚,敌人那边有头有脸的人物先后来了十几个,最终都被刘伯坚拒绝了。

  刘伯坚一直对我党忠心耿耿,想让这样一位铮铮铁骨的战士向他们低头,敌人真的是太愚蠢了,简直是在痴人说梦。

  遭到刘伯坚的多次拒绝后,敌人最终动了杀心,临刑前,敌人问刘伯坚是不是有后事要交代,刘伯坚从容地说道:

  “有!我要给我的家人写一封信,我要嘱咐我的子孙后代,让他们沿着我没有走完的路继续前进,将事业进行到底!我死后要葬在梅关,我要站在那里,看着的烈火,再次烧遍整个中国大地!”

  3月21日,刘伯坚被敌人带出监狱,押解到大余县城附近的金莲山上,枪声响起,刘伯坚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最后,让我们讲回文章开头的那个话题,对于刘伯坚来说,到底是党的事业重要,还是即将出生的孩子重要?为了不让怀有身孕的妻子受折磨,刘伯坚是否挪用了党的活动经费呢?

  答案是否定的。当时的情况的确非常危急,为了不让刘伯坚为难,王叔振明明已经疼得忍不住了,却还是一次次把自己的声音压下去,她用牙齿紧紧咬住自己的嘴唇,嘴唇都被咬得流血了。

  危急之下,刘伯坚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快速跑到医院的抽血室,400毫升的血被抽走后,王叔振终于可以安稳地躺在病床上了。

  就这样,刘伯坚宁愿卖血,也不挪用党的,公家的东西不能碰,这是身为党员的基本原则,他时时刻刻都记在心上。

  不久后,病房里传来了婴儿的哭声,这哭声如炸雷一般划破了周围的寂静。刘伯坚兴高采烈地跑到病房,医生探出头来说道:“恭喜你们,平安!”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刘伯坚的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儿子的出生带走了所有烦恼,接下来,刘伯坚就迫不及待地跑进病房,去和自己的妻子、儿子团聚了。

  或许刘伯坚烈士可以给出一个他的答案:一生对党保持忠诚,为事业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这就是党员。

填入第三方分享代码,比如百度分享代码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