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闻网8月14日电 (冯文娟 杨丹)穿梭于车水马龙,燥热的天气让人抓狂。在一间温馨的房间里却能让一颗烦躁的心片刻宁静,一家三口围桌而坐,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笔者有幸采访了这个家的男主人——武汉红灯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富华。
一间不大的办公室摆放着两台电脑、一台简易编辑器、一张长方形桌子挨墙紧靠、几张塑料凳随意摆放。很难想像,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绿色城市大型集体婚礼、2008对新人世界华人婚庆大典等策划均出自这里。
当我们孩童时梦想将来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的时候……,小叶富华却偏执于照相。“照相是我当时最大的乐趣”,哪怕相片上有一点点自己的影子,也很满足。看着照片,还是孩子的叶富华怎么也想不通,“画画能把人画的一模一样,而这机器却更厉害”。这个疑惑困扰着叶富华,也使叶富华对照相的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将父母偶尔给的一点儿零用钱积攒下来,兴奋的跑去照相……,成了照相馆的常客。一有空闲时间,叶富华就凑到相馆老板跟前寻问一些照相的技巧或捧着老板的相机不释手,回到家自己再找书慢慢学习。日子在不经意间过去,这么一来二去,叶富华娴熟的掌握了照相的基础操作。他看着照相馆老板的那几台相机,渴望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的念头越发强烈。
那个年头,相机是有钱人的象征之一,对于一个家境贫寒,没有任何收入的学生来说,买台相机简直是开玩笑。但叶富华是个不服输的人,他没要家里的一分钱,而是悄悄做了一个决定——打工。叶富华只有拼命打工,将每月十几块钱的微薄收入小心的存起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打了多少工,年少的叶富华不在乎,他始终坚持着,为了心中那个小小的愿望。
买相机几乎花光了叶富华打工挣来的血汗钱,没钱买胶卷又成了一大难题。有人说∶困难随时随地,就看我们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叶富华很快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在农村,隔段时间就有一些照相的去给村民照相,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收入也可以。叶富华也学着背着相机上山下乡为村民照相,既练习了照相又赚钱买了胶卷,但考虑到自己没什么经验,照坏了照片是常有的事,所以他收的钱总比别人低。叶富华每次出去照相,随身都会携带一个厚厚的本儿,每照一张相片,就记下相片的光圈、焦距等,就这样边照相边学习,照坏了相片就及时的给别人补上。“无论到什么时候,诚信不能丢。”叶富华反复强调。由于他态度谦逊、友善、认真,找他照相的村民络绎不绝。
付出总会有回报,几年之后,叶富华在自己的家乡开了一家照相馆,基于平时积累的人气,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叶富华的照相技术也越来越娴熟,一个偶然的机会,叶富华看到了那张很有名的希望工程的宣传照片——“大眼睛”,那双眼睛深深触动了叶富华的心灵,让他不能平静。他突然意识到,照相不仅仅是把一个人照清楚,一张好的相片它还可以反应一个故事、表达一种思想、展现一种生活;它能震撼人们的心灵,感动整个社会。这才是摄影的真谛,是一名合格摄影师的神圣使命!叶富华下定决心用手中的照相机拍出“真、善、美”的生活,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报社会。他告诉自己:不能安于现状,不能停滞不前。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摄影师,就必须“走出去”……
1993年,从没出过远门的叶富华满怀信心和梦想,只身去闯大武汉,他坚信只有走出这片热土,才能出人头地混出一个模样,闯出一翻事业来回报家乡父老。每月仅十几元的打工钱和父母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并非命中注定,叶富华坚信从他走出的这刻起,不改变这种格局绝不回家的信念让他在父母挂满泪花的眼神中头也不回的消失在他们顾盼的视野里,只依稀听到父母低语说:“儿呀如果实在混不下去就认命回家吧……”。但叶富华毅然告别了父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摄影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但很快,残酷的现实让初出茅庐的叶富华明白了: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
刚到武汉,摄影心切的叶富华就去找工作,人生地不熟的他,把希望寄托给一家介绍工作的中介公司,交了70块钱的中介费,自己仅剩5块钱。叶富华不敢怠慢这来之不易的工作,起早贪黑,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但做了没几天,单位就以种种莫须有的理由将他辞退。有时候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这句话虽然不是绝对,但对当时的叶富华来说就最贴切不过了。一次又一次,叶富华渐渐觉察到中介和这些招聘单位串通一气,是一场骗局罢了……
最初绘制的蓝图让现实一步步打碎。一切似乎都是命中注定,找工作每每碰壁,那些接下去的日子,让身上仅有5块钱的叶富华终于尝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没钱吃饭,没地方睡觉,每天还要不停的找工作。当花完身上最后一分钱,叶富华彻底心灰意冷了,一个人从武昌徒步走回汉口。走在长江大桥上,两腿像灌了铅似的,走不到尽头……站在长江大桥桥边,任凭江风吹打,回想起曾经坚定的承诺,想到含辛茹苦的父母,万念俱灰之后,叶富华想到了死。平静的江面没有半点波澜,它无法理解桥上这位年轻人的心境……
江风吹过,一个冷颤让叶富华惊醒:既然有勇气死,难道没有勇气活么?他这样问自己。有个声音在心灵深处呼喊:必须坚持,不能放弃。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找了几家影楼,奔波了一天,情形依旧。伤心的叶富华收拾好行囊准备回他的小照相馆,但这并不意味着叶富华要放弃心中的摄影梦,他相信自己一定会回来。
等车的空挡,公交车站牌对面大楼上的一排字让准备回家的叶富华眼前一亮∶把明星摘下来,将自己挂上去。叶富华清楚的记得,这是当时一家很有名的影楼的宣传语。
当我们走到山穷水尽,做什么事似乎都不再优柔寡断,不去计较后果。当叶富华看到这条广告,就直奔这家影楼总经理办公室,希望能得到一份工作,并将这段时间遭遇和盘托出,“只要管吃住,什么活都可以干,不要一分钱的工资”。叶富华已经做好被打击的准备,但他一定要试,不到最后一刻不说放弃。叶富华一早去,被影楼经理婉拒;中午又去,经理以忙为由推到下午;下午再去,经理终于被打动了。
黑暗之后,就会迎来黎明的曙光。叶富华终于看到了希望,他珍惜自己工作的每分每秒,别人休息的时候,他打扫卫生;别人拍照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学习;别人拍外景,他就扛机器;别人外面消遣,自己就在家看有关摄影的书……
有句古话: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每个人都是千里马,但不幸的是伯乐难求!叶富华却是那么的幸运,他对摄影这股执着的劲儿和他对工作的兢兢业业,被一个人看在眼里,而这个人的一句话成了叶富华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人就是当初留下他的总经理。叶富华的人像作品能用简约而又艺术的构图拍摄出一种“画中有诗”的意境,缘情体物,耐人寻味。他在人像摄影创作中往往能以一双眼与被摄者心与心的交谈,快、准地抓住被摄者“美”的瞬间。叶富华对摄影的领悟和对工作的勤奋很快得到了经理的赏识,终于跻身摄影师的行列。但是树大招风,一个人太突出也会带来困扰,遭人猜忌。叶富华被提拔的信息让很多人不服,流言蜚语漫天飞。为了平息这场风波,总经理让大家公平竞争,就是在《人像摄影》上发表作品。《人像摄影》是当时摄影界比较权威的杂志之一,大家都以能在上面发表作品为荣。消息一出,所有的摄影师都积极行动,叶富华却迟迟未动,经理好奇,问他为什么,他告诉经理,自己想都不敢想能在那么权威的杂志上发表作品。经理听罢跟他说,既然你都不奢望,那你还有什么顾虑呢,试试又何妨!一语惊醒梦中人,叶富华到现在都还记得这句话,并以同样的话来鼓励他的徒弟。
叶富华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了这次挑战,向杂志社寄出了自己的作品。你只要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馈赠你许多。两个月后的一天,《人像摄影》杂志在醒目的位置刊登了叶富华的作品,作品一刊登,众人哗然,更多的人对他不再是敌对而是崇敬和佩服。从那时起,叶富华的作品频频见报,1994年至今叶富华已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人像作品近百副;撰稿数万字;多次受电视台、电台邀请主持节目。1994年10月,他被湖北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在武汉摄影圈,叶富华这个名字耳熟能详,黑白彩色、对焦定格,刘德华、郭富城、许戈辉、李玟……,港台、各路明星每逢来武汉,点名要叶富华为其摄影,一个个明星转眼在他的相机中定格。凤凰卫视的许戈辉曾亲笔留言∶祝你的镜头捕捉到更美好的瞬间!
“开拓、创新”是叶富华最喜欢的两个词之一,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能体现出来。1997年,小有名气的叶富华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红叶一派工作室”;当工作室的生意有声有色的时候,叶富华又另辟蹊径,让室内摄影“晒太阳”——首开户外写生的先河。一时间,户外写生引领武汉摄影时尚潮流。
说到现在的红灯笼文化传播公司,已经是“全国知名婚礼策划人”的叶富华感叹一声,2001年,“红叶一派工作室”办的有声有色的时候,叶富华去了中央美术学院“镀金”,细心的叶富华发现婚庆行业在北京很流行,好奇心驱使他咨询了北京几家影响大的婚庆公司,了解了婚庆公司的大概内部结构和流程。结婚是每个人的终身大事,婚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人都渴望有个完美的婚礼,无论豪华与否,只求有个美好的回忆,不留遗憾。这一咨询,叶富华意外的发现这些婚庆公司的老总都有比较深厚的摄影经历。转而想到自己的本行是摄影,叶富华萌发了办公司的念头。
基于此,有商业头脑,眼光敏锐的人开始行动了。进修完一回武汉,叶富华就进入成立公司的紧急筹备中……
2002年,红灯笼婚庆公司就这样孕育而生了,叶富华凭借精湛的技术,认真的态度,诚信的服务,一次次的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和公司的实力,短短的几年时间,光谷、鲁巷等商业中心相继成立分店,执掌武汉婚庆行业的半壁江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叶富华记不清作为“爱的使者”的红灯笼婚庆公司为多少对新人保存下了那浪漫的一刻。潜藏的市场被“红灯笼”照亮,随后,武汉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各类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紧随其后。竞争日益激烈,加上市场经济的汹涌澎湃,越来越多的艺术人开始迟疑,当艺术遇到商业,还能保证艺术的纯粹么?对于种种疑惑,叶富华始终清醒着,他坚持着对摄影的执着。“我要生活,但我更要艺术。”叶富华很肯定的说。
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制度的不健全,婚庆行业被潜意识的归结为暴利行业,一些婚庆公司通过“婚庆转包”、哄抬料〔材料〕价来从中牟取高额差价,赚取暴利。但叶富华承诺,红灯笼婚庆不赚黑心钱,“做的是本分生意,赚的是良心钱”,一切材料均以平价服务,婚礼现场都亲自布置……。之前红灯笼婚庆公司做中低端婚庆,但为了满足一些高端客户的要求,叶富华特别在潜藏巨大商机的雄楚大道上成立了“皇尚婚典”策划中心,作为红灯笼文化传播公司的旗舰店。让更多的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我仍然深信在人的心灵深处,仍有一方静土!作为一个摄影家、一个导演,我生长在这特殊的现实年代里,劝导人走向崇高与善良,这虽然不是我的专长,但却是我的人生理想与志向。也许活着只是为了逃避孤独与失落,而现在摄影则是我的唯一生活方式,仅此而已!——红叶(叶富华)
据说,有一类人很容易被人们记住,就是那些凡事先别人一步行动的人,他们是时代前进的助推器、是新新事物的研发者、是勇于创新的开拓者。当大家还在搞胶片摄影时,叶富华已经看到数码技术应用到摄影上的优点;当数码摄影逐渐普及时,叶富华又把数码和摄影、摄像运用到传统的婚仪领域;现在,他又从婚仪中觉察到文化在社会中运用的重大意义,而更进一步向文化策划发展迈进,他的每一步都走到了时尚的前沿,触到了时代的脉搏……
从学摄影到开公司,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叶富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出来的。对于曾经的辛酸和辉煌,叶富华娓娓道来,成功没有捷径可走,无论何时,何地。做何事,都离不开认真的态度、努力的奋斗、执着的追求、正确的方向、恰当的时机……,做到这些,成功就在咫尺。
生活在继续,回忆在过去,叶富华的思绪被眼前活泼好动的儿子拉回现实。真实地生活,不懈地追求。叶富华意识到人在世上最紧迫的莫过于生命的紧迫,时光的齿轮不停歇,我们的奋斗也无止境,说到将来,叶富华打算搭乘奥运“快车”,“牵手”荧屏,将自编自导的电影献给观众也献给奥运。就让我们共同期待影视圈又一颗明星冉冉升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