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撇开一些自媒体望文生义的编造,尽量真实客观地还原黄大发的人生和致富轨迹。以期对读者朋友有一些启发。
他家四兄弟:黄大发、黄大财、黄大富、黄大贵。发财富贵,这取名寄托着父母简单明了的愿望。事实上,黄大发实现了父母的愿望,也把整个家族拖向了违法犯罪的泥潭。
60后,家里兄弟姐妹五六个算是正常,但通常需要一个特别会来事的人牵头打开场子,才能避免兄弟阋墙、妯娌相杀。
这个背景是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后,党的十五大又决定裁军50万,这意味着国家坚决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身为连级军官的黄大发敏锐地看到了时代变化,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二个重大选择。
这两者缺一不可,家里兄弟多,在农村才镇得住场子,才有资格跟村民“讲道理”;部队转业,见过世面,混得开场子,能给村里谋发展,才能坐得稳位子。
黄大发所在的井岗村,被武昌火车站和南湖机场南北夹击,东边是机务段车辆段,西边是巡司河,被几条铁路线包围切割。
早期村民们靠着货运、种菜和出租房屋维生,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时,村里也办过一些企业,最终以欠债3000万交棒到黄大发。
黄大发敢于接过这样的烫手山芋,用破釜沉舟的勇气发出豪言壮语:“我将用三年时间实现村集体收入3000万元,如若没完成,我黄大发自动下课!”
他利用井岗村诸多空闲土地,凭借刚刚通车不久的雄楚大街?地理位置优势,以及紧邻的南湖机场搬迁后房地产大开发的新形势,在多方调研走访后,制定了井岗村的一系列发展规划。
黄大发拿着发展规划找到上级领导,说武汉市被称之为“全国最大的县城”,要把这顶帽子摘掉,就从洪山乡开始,从井岗村突破?。
第一个项目就是井岗村的旧村改造项目,在空地建设江宏新村,让村民搬进新村,再拆掉旧村改造,建设江宏别墅、多个江宏市场和诸多商业门面,美化城市面貌的同时又节约了土地,还促进了经济发展。
几年后,原本贫穷落后的井岗村面貌焕然一新,不仅还清了三千多万的集体债务,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
在2000年后,黄大发目光敏锐地投向了现代意义的房地产开发,成立了建筑公司、物业公司,集齐房地产开发全产业链。
他利用紧邻南湖花园城康乐苑的优势,在一片菜地上建起了江宏花园,同样的花园式小区,价格便宜10%~20%,很快就销售一空。
除了江宏花园、成功花园、诚功新时代这些看起来很嫡系的楼盘外,还包括阳光上城、光谷8号、彩虹郡、中南SOHO、虹桥花园别墅、武昌府、岭上府、理公?馆、佳和云居、三鸿家园、万科新领地等众多知名小区,以及花样商业街、佰港城、乐都汇?时尚?广场?、维佳商业中心等知名商业体。
最新的开发项目是位于雄楚大街书城路口的和成中心,高220米,总建面13万平米,是一栋甲级写字楼,楼体玻璃幕墙闪闪发光,楼顶的巨大钻石造型卓尔不群。
黄大发被看作黑老大的威名,已经有20年之久。但有趣的是,这位黑老大开发的楼盘,房子质量都还不错。
黄大发依靠其独特的能力,打通了房地产开发全产业链,拆迁、土地整理、建设、销售、物业管理、商业运营一条龙。说起来,不但质量不错,从不烂尾,而且周边商业配套都运营得非常成功。
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他开发的小区价格都比较亲民,也算是给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市民圆了新房梦。
坊间传说,黄大发早在2005年就已经积累了10亿级的身家,是当之无愧的洪山区首富。到被抓之前,其家族财富可能高达百亿之巨。
在一次酒席上,有人提到当时名列福布斯富豪榜湖北首富的兰世立,黄大发的兄弟们对兰嗤之以鼻,众人望向大哥。只见黄大发含笑不语,缓缓地竖起左手小指。
除了惊人的财富,黄大发在江南的影响力也是无与伦比的。就连曙光村老王当年购买自家?隔壁?钢铁村、群英村的荷叶山900余亩土地,也要委托黄大发从中做工作。
这次被一并公布的其他16名犯罪嫌疑人,基本都是黄大发的小弟们。其中好些人的名字在洪山、武昌、光谷都是如雷贯耳的。
一是2014年7月,黄大发与其弟黄大财,利用城中村旧改项目侵占农民宅基地,并强行收购雄楚大街晒湖路仁福制药厂,致使几十户员工无家可归。
一夜之间,四五十台渣土车运来垃圾直接倒在酒店大门口和停车场,酒店草草完成众多的婚宴订单,最后闭门停业,在有心人的调解下同意拆迁。
三是2016年洪山区板桥村原法商学院校园暴力强拆事件,200多名打手冲进校园,大肆打砸,砸毁20多辆豪车,强行驱离驻守人员,可能惹出了1条人命(多方报道不一),最终强行收回该片土地,纳入城中村改造。
与外界认知的黑老大形象不同的是,黄大发长相不但没有暴戾之气,反而颇为平和。那些血腥的暴力事件背后的黄大发,并不是个把打打杀杀放在嘴边的硬汉。
他为自己选择的住所,是位于光谷腹地的虹景花园别墅区,四周被华中科技大学环绕,与光谷凯悦酒店为邻,人文气息浓厚。
黄大发的辉煌之路终结于2023年5月6日。当日,武汉市区炮声隆隆,传来了省公安厅异地用警抓获黄大发的重大消息,众多市民拍手叫好。
从通告中可以看到,黄大发及其团伙不法侵害了单位、企业、社会团体、自然人。梳理一下黄大发的致富轨迹,也许是又一个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
对于长期居住在附近的武昌区、洪山区的百万市民来说,黄大发这个名字可以说是伴随了二三十年之久,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大概会比外面的人更多一些感慨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