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生活的近二十年间只因参加同事婚礼去过一次青山,老旧而狭窄的街区,落满灰尘的绿化带,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青山是属于武钢、船厂、石化的专属区域,基本上与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交集,缺少必须去这个地方的理由。
然而仔细分析,会发现青山区在整个武汉市具有非常明显的区位优势,他的发展程度理应具有更高的层级。优势如下:
一、地理优势。土地面积153.83平方千米,在武汉市中心城区中排在前列,且地势平整成片,没有大型湖泊阻隔,是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用地。
二、交通优势。沿长江拥有较长优质的长江航道,二七、白沙洲、青山三座长江大桥将青山与汉口、黄陂、新洲连接在一起,临近武汉火车站,距离天河机场和阳逻港口也距离较近,综合了水运、空运、公路多方位立体交通的优势。
三、工业基础扎实。拥有钢铁产业、石化产业、造船产业等,曾经名动天下的武汉钢铁公司就处于青山区。也曾拥有辉煌的过往,在武汉曾是名列前茅的令人羡慕的地区。
拥有如此多优势的青山区,如今却在武汉各区中经济排名倒数第三,实在令人惋惜,同时也说明在发展过程遇到了一些困境。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区内原有产业面临转型困境。青山因武钢而兴,也因钢铁产能过剩,武钢转型而遭遇困难。2016年武钢与宝钢进行重组成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数万人不再从事钢铁行业。整个青山也随着钢铁行业的变化而受到巨大影响。
二、青山内部交通不通畅。青山区东部企业密集,通过地图可以看到很多道路,到青山东部要么成为断头路,要么转向绕远,极大的影响了区域内的交通通行。这些也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因为一些大型国企所占土地广阔,很多土地政府并不能很好的去支配利用。
三、重化工产业集聚造成环境承载压力。钢铁、石化、造船、化学工业,这些重化工产业在给青山区带来工业产值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一进入青山区明显能感受到灰尘变多,空气质量下降。如今经过治理有所改善,但还待进一步提升。
四、政企协作难度高。青山区大型国企多且级别高,比如武钢为副部级单位,青山区区长级还没有企业领导级别高,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方面难免受到一些影响,很多事情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