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婚庆网武汉婚庆网

有意思的博客网站
ZBLOG也可以很好玩

zblogPHP\( ^▽^ )/

国庆扎堆办喜事:在 APP 上租伴娘在直播间里办婚礼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相信有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这两种晒图包了场:外出旅游美照以及各种婚礼现场。

  国庆一向是结婚旺季,虽然能在网上看到,部分用户分享了自己受不可抗的环境因素影响而推迟婚礼的消息,但锌刻度从婚礼吉日排行榜上查询到,今年的国庆 7 天长假内,仍有超 15 万对新人顺利举办了婚礼。

  而更值得外界关注的是,随着 Z 世代消费者成为婚嫁 主力军 、随时可能会受环境影响而延迟婚礼等限定条件的加入,还能看到婚庆市场的消费风格也开始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如租借伴娘(伴郎)、云婚礼之类的新风尚逐渐形成。

  女子国庆前收到 21 份婚礼请柬,国庆 7 天假平均一天 3 场婚礼国庆份子钱,车旅费高达近 2 万。

  某国际大酒店在国庆假期内接到了 32 场婚宴的预定,国庆 7 天假期平均下来,每天要办 5 场左右。

  某摄影工作室在 9 月份的婚礼摄影已经排满了,工作日排的都是婚纱照,周末排的是婚礼跟拍,一直到 10 月 26 日之前都没有档期。

  随着国庆期间婚庆相关新闻的传开,这个总能聚集起大量新人扎堆结婚的档期,再一次凸显出了它的存在之于婚庆行业的重要性。

  据结婚吉日排行榜显示,国庆 7 天假期内共有超 15 万对新人顺利举办了婚礼。其中,10 月 3 号结婚的人数最多,为 52112 对。目光若是放得再长远一点,甚至可以说整个 10 上旬和中旬基本都笼罩在红色的海洋里。

  在小红书上,有关 婚礼延期 的笔记已累计超过 3 万篇,有关婚礼延期的通知文案、延期之后的重新邀请文案等,也形成了不少相对标准的模板: 婚礼延期通知:致各位亲朋好友 ...... 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再备薄酒,诚邀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延迟的喜悦 ......

  就连某位婚礼主持人也毫不吝啬地在网上分享了他的最新闲散假期生活 : 从 9 月 2 日封控一直至 9 月上旬才陆续解封,从中秋节到国庆节期间的婚礼,基本都延期了。 这个话题随即还引起了其同行的连声附和, 我们这边也是 8 月、9 月、10 月,三个月全停,11 月能不能恢复还不清楚。 就连某婚礼跟拍也跟着感叹, 我们几十场,全部延期或者退了。

  不过尽管有部分新人和相关婚庆从业者受到了影响,但也有从业多年的婚礼策划师凯莉告诉锌刻度,这最多只相当于延后等防控管制放松了再办,至少对新人来讲只要提前三天告知要改期,都不会产生任何额外费用。

  另一位婚礼策划从业者周周也表示,现在筹备婚礼的新人,大都还是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正常筹备婚礼的, 如果不是特别大规模的影响的话,很多酒店也只是会要求有核酸报告,或者是直接通行都可以,也没有说特别严格。

  换句话说,要是不遇上大规模防控,婚礼一般都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哪怕是出现了不得不延迟的情况,不论是对新人还是对婚礼相关工作人员来讲,都只是换个档期罢了,总体影响已不算太大。

  其实作为固定的结婚旺季,之前与婚庆相关的服务需求就已经非常走俏,比如难约的酒店,难找的 四大金刚 (摄影、摄像、主持人、化妆师)。而在今年的国庆节,伴娘和伴郎的需求显得更为突出一些。

  在一些新人的招租贴中,就明确提及了急需伴娘的原因, 是远嫁,怕没朋友愿意大老远来参加婚礼 晚婚!身边合适的朋友都结婚了,现在找个伴娘都找不到了 约好的朋友被封在家里来不了了,现在急需一个能到现场的伴娘 ...... 而对应这样的需求,眼下在多个平台都能搜到挂单的 出租伴娘和伴郎 ,同时市面上还存在专门对接需求的 APP。

  如某家婚庆公司就喊出了 提供伴郎、伴娘出租服务,身高长相可以挑选,可提高新郎新娘的婚礼品质,伴郎多才多艺、伴娘拎包拎鞋,赴汤蹈火只要 500 一场 的口号。出租伴娘的费用虽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但大都在几百元一场,一般会采取定金 + 尾款的方式进行支付。而相比于出租伴娘,出租伴郎则更加稀少。

  婚礼当天新郎被隔离了怎么办? 结婚前一晚被告知新郎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怎么办? 既因为不能延期的风俗也是不想错过定好的婚期怎么办?...... 如今,不少年轻人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解:云婚礼。

  或许是察觉到近几年间线下的大环境不如线上稳定,一些比较年轻前卫的新人开始选择在线上举办直播婚礼,以邀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按时观看。其所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小的场地,少量参与人员(新郎新娘和双方父母,最多加上一两个朋友),加上一个婚庆幕后工作团队(化妆师、主持人、录像团队)而已。

  在《2021 年中国婚庆行业市场及消费行为调研报告》也提到过,疫情及数字化的发展也影响着结婚的新人搜集相关信息、筹备婚礼、购买结婚用品的方式,备婚受阻使得 云备婚 模式得以发展,丰富的网络信息和与日俱进的互联网技术为新人从备婚到婚后一系列活动带来了便利。

  iiMedia Research ( 艾媒咨询 ) 数据显示,虽然目前中国的婚礼消费渠道仍以线下为主,但线上消费占比也逐渐变得不可忽视。

  这些新的选择趋向其实都表明了,随着 Z 世代消费者成为婚嫁 主力军 ,他们显然更加遵从自己的追求小众化、个性化的喜好。

  一方面,他们跟随势头正盛的国潮风,婚礼风格有回归传统中式风格之势,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最受中国新人青睐的婚礼类型为中式传统婚礼;

  另一方面,又展现出多元化局面,如出现了线上直播这样的新兴小众婚礼模式过后,不少婚庆策划公司也紧跟其脚步推出了相关婚礼服务。

  如果说此前,线下环境的不稳定对婚庆行业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那么在 2020 年婚庆行业市场规模经过小幅度下跌后,随着国内大环境的好转,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着这样一句话,所有业态均被打破,整个产业链将会被重新定义,倒逼行业不得不完成升级,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

  据行业数据分析,2022 中国适婚人口近 4.5 亿人,预计 2022 年中国狭义婚庆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 4 万亿元,广义市场规模将超过 24 万亿元(广义主要包括婚庆行业及其带动的周边行业)。

  市场之所以如此繁荣,还要归因于即使结婚登记人数和结婚率持续下降,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婚庆质量要求和支出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增量市场。

  不过这一领域虽然门槛低、利润高、市场大,可由于我国婚庆行业参与者众多,截至 2021 年婚庆总企业数量达 184.1 万家,行业竞争激烈异常。与此同时,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品牌意识淡薄、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当 速食 备婚成为了年轻新人的新刚需,加之当代年轻人更加遵从自己的喜好,一站式、个性化主题婚礼随即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长期来看,我国婚庆行业将呈现数字化、在线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据 2021 年中国婚庆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截至目前行业壁垒逐步形成,关于互联网婚庆企业优势已经逐步呈展现出来,品牌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逐步向产业链上游进行进一步的渗透,构建了一个稳定的供应链发展方向,同时也在线下布局了整个场景,线下和线上形成了资源联动的局面。

  这就意味着婚庆产业已经到了从放量增长向精耕细作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即应该在视觉、文化、体验、运营等各个层面,实现质的飞跃。在市场重新洗牌的行业氛围下,或许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完成思维升级,才能率先赢得一线生机。

填入第三方分享代码,比如百度分享代码

发表评论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