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去年6月写了《谁曾大力促成毛主席和杨开慧的亲事?章士钊劝杨昌济:事不宜迟》一文。讲的是著名教育家和活动家章士钊先生与毛主席的交往逸事。
章士钊出生于1881年,比毛主席年长了12岁。1901年,他到武昌两湖书院读书时,结识了黄兴,从而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与黄兴等人组织华兴会,从事反清活动,进而与章太炎、张继、邹容结拜为异姓兄弟,追随孙中山,参加了武昌起义、二次、护国运动等等,曾在1916年任军务院秘书长兼两广都督司令部秘书长。
1917年11月,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文科研究院教授兼北大图书馆长时,力荐李大钊、杨昌济到北大任教。
因为这个缘故,章士钊接触到了毛主席,很快就觉察出了毛主席是一个安邦济世的大才,暗中敦促杨昌济将女儿杨开慧许配给毛主席。
1919年,章士钊以军政府秘书长的身份在上海举行南北和平会议,了解到毛主席等人在赴法勤工俭动中筹资不足,亲自出面,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在工商界名流中筹集了两万银元交付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对此一直心存感激,新中国成立时,盛情邀请章士钊出席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邀请他参加开国大典。
线年这年,章士钊在逛旧书摊时发现了一本名叫《满宫残照记》的奇书,里面记载的全是清朝皇家生活的事儿,并附有大量照片和家庭信件,接近于实录一类的资料。不由得大为惊喜,购入囊中,居为奇货。
携书归家,细细阅读、赏玩,发现书中收录有署名为“金韫颖”的女子写的信,文笔温秀可喜、妙趣横生。
同在去年6月,老覃也写了《清禁卫军司令流落民间,周总理请他加入政协,毛主席:此人有大用》一文,讲的是清朝王爷载涛与毛主席交往的轶事。
他在加郡王衔后,曾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尔后任军咨大臣并掌管禁卫军。
溥仪在1912年2月12日宣布退位,载涛成了个时代的弃儿,生活没有来源,家境渐趋困顿,靠变卖家产维持生计。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周恩来邀请载涛参加全国协商会议,并于1950年8月10日签署《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委任令》,任命载涛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级别定为行政13级,每月工资200元。
溥仪虽然退位了,但按照政府对皇室的优待政策,每年仍获400万两银元巨款以供挥霍,还住在紫禁城内当闭门皇帝。
1946年苏联军队进入东北,溥仪想再着逃亡往日本,她断然拒绝同行,先是在东北辗转流浪,后于1949年带着一双儿女回到了北京。
1951年,金韫颖的父亲载沣去世,金韫颖分得了一点遗产,有了几间可以收取租金的旧房,艰辛度日。
章士钊从载涛处知道了她的现状后,很是同情,亲自前往看望,伸出援助之手,说:“你写一份自述给我,我转交给毛主席看看。”
章士钊向她索要了两张相片:一张是她在19岁时照的旗袍照,一张是她结婚前照的照片,连同那份个人自述一并上书给毛主席。
章士钊还写了一封介绍信,称金韫颖为“女知识分子中之佼佼者”,却因身世的缘故,潦倒落魄,请求“优予提振”。
毛主席对章士钊的话非常重视,他看完了金韫颖的自述后,提笔在后面写下了一句话,赞扬金韫颖是一个“走进了人民群众变成了一个有志气的人”,然后转交周恩来,让周恩来酌情处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