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漫步于中法生态示范城后官湖绿道,目之所及绿树如荫、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玩耍嬉戏的孩子,大汗淋漓的跑者,锻炼身体的老人……一幅岁月静好的幸福宜居生态城市画面,跃然眼前。
蔡甸,这片红色热土,为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留下无数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土地时期,张湾街七肖大湾打响了武汉近郊秋收的第一枪,苏维埃政府红旗插遍侏儒山。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在这里发起了著名的侏儒山战役。这里先后走出了陈昌浩、张执一、蔡树藩、陈柱天、吴运铎等一批英雄……
老区孕育的红色精神,伴随着“复兴大武汉”的城市步伐,“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引领一代代蔡甸儿女铿锵前行。如今的武汉“西大门”,“红色脉搏”与“绿色节拍”同频共振,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号角齐鸣,处处焕发着新时代国际合作创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幸福宜居生态区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机器轰鸣,建设如火如荼,中法半岛小镇、中法之星、光控特斯联(武汉)智慧产业园、优炫信息安全产业园一批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以新天大道为轴线,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体验消费、节能生态、绿色智慧交通、高端国际健康医疗、创业服务等高效高新产业集聚基本形成,为武汉对外开放新高地发展积蓄了澎湃动能。
深入蔡甸经济开发区腹地,中德国际产业园正成为外资企业投资热土,日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已初步形成。优尼冲压、牧野机床、株式会社电装等大型日资企业相继落户,全球汽车天窗龙头企业、德企伟巴斯特武汉工厂,正铆足劲加大生产,德国迪莫普斯、西门子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心项目、莱茵科斯特、欧颂儿童安全座椅等30余家外资企业持续引进,国内顶尖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格力电器、航天电工等相继落地。迈向高端智能制造高地,新时代“蔡甸造”正做大做强,成为武汉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漫步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6个特色生态小镇串点成线个美丽乡村连线成片,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中国特色(蔡甸莲藕)优势区,十里莲华养心谷、黄虎文创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陆续运营,花博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大集天星村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以知音文化、红色基因、山水秉赋为主线,探索出了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蔡甸模式”,擦亮了现代化大武汉靓丽窗口。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蔡甸区着力构建“两城引领”“三带联动”“六镇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产业及空间布局。该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让党史学习教育焕发出来的信念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努力在全市“五个中心”建设中,体现更多蔡甸担当,展现更大的蔡甸贡献。
澎湃动力,未来可期。一座中法合作之城、低碳示范之城、产业创新之城、生态宜居之城正崛起于大武汉。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作为中法两国元首项目,作为武汉扩大对外开放、增加国际友好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蔡甸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经过七年的建设,正在添能蓄势高质量发展。
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廊项目主体结构全线贯通,区域主干路网贯通在即,高品质交通网络已初见雏形;地铁四号线沿线的信息科技园、法式动漫乐园、国际教体中心等重点项目预计今年底全面开建,高质量发展布局已经形成。
建设大幕已拉开,乘势而上谋跨越。6月18日,两宗均位于中法半岛小镇核心区夏家咀村后官湖北岸的地块,分别被武汉二零四九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星瑞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拍得。根据规划,中法企业将在此合作打造生态度假综合体、法式动漫主题乐园。
其中,武汉二零四九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竞得面积约22.85万平方米的生态度假综合体地块。法国PVCP集团在华机构——法丽乡村旅游公司,将通过顾问咨询及度假村管理服务的方式,引入PVCP产品标准和品牌理念,并参与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
“未来武汉市民不出武汉,就可体验到地中海的阳光和沙滩,感受来自法国的罗曼蒂克。”项目负责人说,项目将结合区位、土地及周边自然资源条件,定位为水趣度假村,以综合性亲子家庭度假为目的,集游乐设施与度假住宿为一体,打造以水乐园为主题的全季节、全年龄大型度假休闲综合体。
在生态度假综合体周边,斯皮鲁乐园、中欧认证飞行员培训中心、中法航空博物馆地块、金地中法SE国际中心、中法企业中心、中核科创中心等优质项目已相继落地。
“我们将与法国达高集团旗下公司合作,在此建设法式文创主题乐园项目,共同打造高品质的法式动漫主题乐园、文创工作坊和艺术者之家。”星瑞文旅投资公司执行董事田军介绍,项目落成后将补足主题乐园市场,进一步提升区域活力,以传播快乐、和谐、分享的理念,实现达高斯皮鲁主题乐园在中国乃至在亚洲的首秀。
“该区域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雄厚,法资企业高度集聚,具备产业快速导入落地实施的先天条件。”作为星瑞文旅投资公司控股股东,武汉生态投资集团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以及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动中法武汉生态城建设和相关投资意向项目的落地实施。
今年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60个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全面启动,总投资达124亿元。蔡甸区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拼、抢、实”的状态,举全区之力推进生态城建设发展。蔡甸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增强推动生态城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和行动自觉,坚持产业引领,聚焦六大主导产业,促进产城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产业创新之城。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推进“五减五通”行动,坚持“全生命周期”贴身服务市场主体,当好金牌“店小二”,以最优营商环境保障生态城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蔡甸经济开发区土地上,近2000家企业在此创业打拼,这里有“产”有“智”,犹如“桥头堡”一般,支撑着蔡甸工业强区的脊梁。如今,这里正由“制造”向“智造”悄然转变。
一条智能化高压电加热器产线秒可下线一件高压电加热器产品,年产120万套。中德国际产业园核心区内,全球百强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伟巴斯特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落户于此,该工厂还是伟巴斯特全球唯一同时生产汽车天窗、电动车加热器及充电桩三种产品的工厂。
2019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汉时,为伟巴斯特武汉工厂开工剪彩。近年来,这家工厂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已投入超千万元。该工厂负责人葛凤臣表示,为抓住工业4.0的机遇,需要不断推进工厂智能化、自动化深度,通过智能设备突破关键岗位和关键流程的瓶颈,保持我们在天窗行业的领先地位。
目前伟巴斯特武汉工厂已完成MES、SAP系统的搭建,18台自动化上料AGV小车投入使用。除电动车加热器、充电桩产品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式投产之外,汽车天窗生产线也引入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减轻产线操作工人负担的同时,也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精度和准度,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减少了安全隐患。
“量身定制”的营商环境,则助推着智制腾飞。总投资20亿元,面积约17万平方米的中电光谷数字产业园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该项目集聚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三大产业,将承载中德国际产业园起步区形象展示、数字升级、核心配套等重要功能。
占地75亩的美资项目博格华纳武汉工厂,主要生产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一年时间。全球知名汽车座椅龙头企业欧颂公司,仅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该企业全球第二总部及其研发制造中心项目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工作。当地政府还针对性地从企业扶持、科技服务、人才聚集等各方面提供帮助,给予企业全方位扶持及全要素保障。
在“全生命周期”服务链的助推下,在中德国际产业园、日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等国际产业园区双赋能的驱动下,蔡甸区在先进制造领域的朋友圈越来越国际化。近年来,伟巴斯特、西门子、迪莫科技、欧颂、莱茵科斯特等一批“高精尖”德资企业相继落户,佛吉亚、优尼冲压、牧野汽车等一批国际巨头扎根于此。
2020年,被誉为“三乡工程”湖北样板的花博汇景区获评4A级景区,接待游客总量突破300万人次,景区直接收入达到1.5亿元。项目衍生的生态民宿、亲子游乐、特色花卉种植、婚庆摄影、美食、文创、娱乐、网红等产业,创造产值突破6000万元。
景区所在的蔡甸天星村,从昔日少人问津的小村庄,变成了市民下乡游玩的时髦“网红打卡地”。该村不仅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一千多位村民还就近就业吃上“旅游饭”。
围绕绿色高质量发展总目标,蔡甸以知音文化、红色基因、山水秉赋为主线,以优良生态为核心竞争力,强化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理念,集中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农融合产业集群,以全域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嵩阳大道示范带,让横穿大集、奓山、永安、玉贤、索河5个街道老区的17.24公里嵩阳大道,成为农民的致富道,引领区域乡村振兴的“爆发点”。
以嵩阳大道为主轴,蔡甸着力打造花博汇综合体、后官湖生态农业、九真山休闲农业、索河特色农业四大板块,串联起嵩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嵩阳寺景区、香草花田景区、索子长河省级湿地公园、金龙水寨、荷花长廊、武汉动物王国、官塘鲟鱼产业园、九真山国家森林公园、吴运铎纪念馆、玉贤园艺小镇、花博汇等美丽景致之地,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之地。
翻开蔡甸乡村振兴“成绩单”——建成市级美丽乡村45个,建设共享农庄400户;十里莲华养心谷、黄虎文创村等一批乡村旅游项目陆续运营;建成高标准农田2.03万亩,完成加工产值105亿元;262座农村公厕建成投用,新改建供水管网125公里;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持续深化,增加村集体收入1093万元……乡村振兴之路正向着换挡提速的“快车道”全速行驶。
乘势而上,持续奋斗。今年是“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开局之年,蔡甸区将强化“三带联动”“六镇协同”,即318国道三产融合示范带、嵩阳大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汉江沿线精致农业示范带联动发展。红色农旅小镇、九真文化小镇、生态旅游名镇、国家园艺小镇、国际湿地小镇和现代农业小镇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永安、侏儒山等地将新建高标准农田2.1万亩,提升莲藕、西甜瓜、藜蒿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实施张湾省级蔬菜产业园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侏儒山万亩蔬菜产业园、桐湖·国家现代农业公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110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3%以上。打造九真山特色农产品电商中心,全区完成农产品电商交易额3亿元以上。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打造永安炉房、索河金龙等5个乡村休闲游示范村及景秀大地等5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建设美丽乡村76个左右。
“十四五”期间,蔡甸还将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提升蔡甸莲藕、蔡甸西瓜、新农牛肉等品牌效应,推进农业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市场化,建设莲藕、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粮油、水产、生猪、种业八条精致农业产业链,推进精致农业发展壮大。
蔡甸区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办实事为重点,以开新局为目标,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走实走心、见到成效。
激励一批先进典型模范。推荐表彰一批省级、市级和区级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2000余名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激励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汇聚奋斗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开展一场红色溯源之旅。挖掘红色资源,建设红色基地,进行红色溯源,在学史知史中追忆入党初心、凝聚奋进力量。修缮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建成“红房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吴运铎纪念馆、陈昌浩故居、国防野战园等组成蔡甸红色教育“网红”打卡地,累计吸引3万多名干部群众参观学习。举行“百年征程忆初心——蔡甸红色故事汇”讲解比赛、“回望初心·致敬百年”红色家书演诵会、“童心向党·童年礼‘好’”宣讲、“永远跟党走先模说成长”宣讲等系列红色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
讲授一堂党史主题党课。以“百年党史·红色传承”为主题,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优秀党员、老党员、专家学者等讲授专题党课,引导广大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目前,全区已开展主题党课80余场次。
推出一批红色文艺作品。创作推出一批红色文艺作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演播和展示,让更多群众了解中国党可赞可叹的光辉历史、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吴运铎的英雄事迹搬上舞台,精心创作大型现代楚剧《把一切献给党》;举办第二十届“莲花奖”知音文化艺术节,分街乡、区直机关等多个专场进行;开展“看红色电影学百年党史”优秀影片展映活动,在电影院、蔡甸电视台展播《铁道游击队》等红色影片,线下搭建红色电影党史长廊、留影墙、党建打卡点等,讲好党史里的“蔡甸故事”。
开展一批红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和“永远跟党走”一系列群众性主题活动。实施“支部建在项目、党旗飘在工地”专项行动,组建31个项目党支部,创新开展党建共建系列活动,签订200余份党员服务承诺书,设立50余个“党员示范岗”; 举行“永远跟党走”党史知识竞赛,将参与党史知识挑战赛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落细落实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各区率先举办党史知识挑战赛团队选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干。在全市党史知识挑战赛团队复赛中,蔡甸区“火神山队”成为新城区中唯一挺进决赛的代表队,并取得了全市“二等奖”的成绩;就近利用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吴运铎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2021年532名新发展党员进行入党宣誓,以“我志愿加入中国党”的铮铮誓言激励员忠诚担当、砥砺奋进、不负使命。
进行一次集中走访慰问。在“七一”前夕,对全区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党员干部家属以及遭受“5·14”龙卷风灾害的党员等进行走访慰问,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办理一批惠民实事项目。紧扣“五个围绕”重点任务,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办一批实事项目惠及于民。今年来,蔡甸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出台系列惠企政策,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7个,投资总额335.6亿元;聚焦精细化社区治理,提档升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分步分类建设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常态化推进党员下沉工作,完成为高湖社区安装健身器材、为江景花园小区疏通管道、为凤凰社区建设户外劳动者驿站等民生实事122件;聚焦老旧小区用气改造需求,实行 ‘一站式’接气缩减审批手续,提升用户满意度,加大了老旧小区的安装力度,计划每年按3000余户进行推进;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增3所公办幼儿园,扩招新增1679个公办幼儿园学位,着力缓解“入学难”问题;推动老百姓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蔡甸区完成了全省第一例线上申请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开创了网上报销医疗费用“一事联办”的先例,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协和江北医院下调专家门诊诊查费,创建江北医院志愿者服务队,每周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全方位义诊,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