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一批步入而立之年的“90后”,张小凡也有着普通人的梦想,按照计划,今年他将和认识多年的女朋友举行婚礼,在北京安家立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对北漂情侣将婚礼推迟,拿出筹办婚礼的近20万元资金,全部购买防护用品,为一线医护人员送去一份爱心。
但因为疫情,今年春节张小凡没有回山东老家过年。当武汉医疗物资紧缺的消息传来,一直在经营海外产品网店的他立刻决定买一批防疫物资,捐给武汉的医院。
可是,虽然有海外资源,但张小凡从没接触过口罩、尤其是医用口罩业务。他先把目光集中在平时接触较多的日韩,但一连好几天也没有找到货源。
“日韩民用口罩比较多,医用口罩这时候已经很难买到了。”张小凡决定把范围扩大,最终通过做中俄贸易的朋友联系到一家俄罗斯医用口罩供应商。
当他收到满是俄文的口罩信息时,心里一半是激动,一半是顾虑。虽然这批口罩的型号为FFP3,符合武汉当地医院公布的口罩标准,但从外观上看,和国内常见的医用口罩有很大不同。于是,他请求供应商先提供几件样品。
听说小伙儿买口罩是为了捐给武汉,俄罗斯的商家也给予了很多帮助。2月初,张小凡托人将几件样品从俄罗斯带到北京,再寄给武汉、北京等多地的医院进行检验。
经检测,这批俄罗斯的医用口罩完全符合国内医院的要求,张小凡便立即下单采购。2月12日,20箱俄罗斯口罩搭乘飞机顺利抵达北京,被张小凡接回了家。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我通过朋友联系到器械科医生,得知医院日均消耗口罩1万多只,这还不算病人的。”张小凡决定,将第一批5000只口罩定点捐赠给急缺口罩物资的武汉金银潭医院。
这时,张小凡又遇到一个新的问题:“如果走正常捐赠渠道,这批口罩可能没法定点寄到金银潭医院的医生手中,时效也很难保证。”四处打听后,他决定向媒体求助。通过北京日报社协调,联系快递公司提供定点寄送服务。
2月21日下午,快递员李前来到张小凡小区门口,为10个大箱子一一裹上保鲜膜和胶带。“包裹每到一个点位都会消毒一次,走空运两天就能收到货,我先把你的货送回网点,争取早点发出去。”李前小心翼翼地将箱子装上车,便急忙赶回网点。
当晚10点28分,快件抵达首都机场集散中心;凌晨1点32分,快件发往武汉总集散中心。看着手机里的物流信息不断更新,张小凡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但他的爱心捐赠并未停止。他计划把另一批医用口罩捐给北京的医院,同时为街道和社区的防疫工作者捐赠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
“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女朋友和准岳母,这笔捐赠口罩的钱本来足够我们办婚礼了,但她们无条件地支持了我。”说到这儿,张小凡的眼中泛起泪光。春节期间,当他把自己捐赠的想法告诉远在东北过年的女友徐江楠,得到的回答是百分百支持。
“面对眼下的疫情,自己要尽一份力,才无愧于这个时代。”张小凡现在最期待的,就是疫情早日结束。
2月19日,记者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处获悉,目前,小欣的肝脏已成功移植给一名3岁的肝病重症患儿,完成了生命接力。
在紧急组建的第二批辽宁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医疗队中,有一对儿科双胞胎姐妹,她们双双推迟婚期,并肩为襄阳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她叫任凤琴,今年71岁,是新民市兴隆镇古洞岗子村的村主任。从今年1月29日至今,早7晚6,任凤琴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坚守在战疫一线岁奶奶 在窗台设立“守望岗” 专盯进出的陌生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