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结婚,我去参加婚礼。列车8点钟出发,11点53分到达上海。办婚礼的酒店离火车站不远,时间很充足。”昨日,武汉开往上海的G1722次列车上,任宇从容地对楚天都市报记者说。
武汉小伙任宇是90后,在家门口上大学。“今天结婚的是我的大学室友。我们关系特别好,无话不说的那种。他是河北人,毕业后去了上海发展,新娘子是湖南人。”任宇介绍。毕业时,他和同宿舍的三人约定,不管以后大家去了哪里,不管相隔多远,大家一定要参加彼此的婚礼。
“我们四个人,现在分别在武汉、上海、北京、杭州。大家天各一方,不过今天总算又要相聚了!”任宇的语气中充满兴奋。
前日,任宇和同学们在微信群里聊天,发现他和北京、杭州 的同学都定在昨天乘高铁出行。“北京的哥们起了个早床,说是7点钟的高铁,比我早十几分钟到上海。高铁很准时,不像飞机有时会延误,只要算好时间,准点到达就不离十了。”任宇说。
坐在高铁上,任宇向记者讲起大学时期的往事。毕业6年,同学们各自忙碌,见面不多,只有到彼此的城市出差时,才会约着一起吃个饭。不过,有了高铁,天各一方的他们,时空距离越来越近了。
“真的得感谢高铁,感谢高铁的网上购票、刷脸进站,不用取票、等待,坐高铁就像坐长距离地铁一样方便。”任宇说。现在购票太方便了,不用提前去火车站排队,刷刷手机就能搞定,而且车票预售期提前30天,可选择性很大。而且不需要取纸质车票,刷二代身份证就可直接进站,节约了不少时间。
任宇还记得,以前他坐火车去张家界旅游,那时没有电子客票,他提前几个小时到火车站排队买票,去一趟火车站,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我爸做生鲜生意。他对我说,高铁开通后,他们公司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生鲜的售价因此也大大降低,销量自然就上去了。”任宇说。
发表评论